You are here

安多东北边区拉孜 文化遗存研究—报道་་在东纳村的拉孜文化节

以祭祀拉孜为主的藏族山神信仰是藏区社会重要的集体表象、历史记忆和社会文化认同标志。安多东北边区拉孜文化遗存是我在兰州大学攻读的民族学博士论文的研究内容之一。
2009年有幸获得利众基金会研究奖学金,我有机会在甘肃省甘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开展拉孜文化实地调研。祁丰藏族乡人史称东纳藏人,他们世居安多东北边区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西部。祁丰藏族乡幅员辽阔,矿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南与青海省祁连县为邻,北与酒泉市和嘉峪关市接壤,全乡总面积约10202平方公里。境内有千年古刹文殊寺“东纳嘉木样贡巴” (mdung nag ’jam dbyangs dgon pa) ,祁连山主峰“唱拉” (phreng la,素珠链) 等。
祁丰东纳藏人历史上信奉藏传佛教。与其他藏区一样,集教化、信仰和娱乐为一体的拉孜祭祀习俗很普遍。自上世纪起受各种历史变革和周边汉文化影响的加深,祁丰东纳藏人的传统文化日益趋于边缘化。
藏语仅仅残存在极少数70岁以上的老人口头,年轻人一概不会说藏语。他们很少拜访昔日的文化中心——文殊寺。但他们对祖先和藏民族有着强烈的认同。他们的藏文化认同来自被动和主动两方面。
本项目的主题“祁连山·格萨尔·东纳拉孜”,
于2006年6月新建于文殊寺后山。由一个中心拉孜和13个子拉孜构成。中心拉孜由代表13个村的13种矿石和旗杆组成,周围被13个村的子拉孜环绕。每年农历6月6日开展的拉孜祭祀活动是祁丰地区原住民东纳藏人自我发起和运作的。来自东纳部族的老人、小孩、妇女、外地工作者都积极参与。他们把公祭“东纳拉孜”视为每一个祁丰东纳藏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一集体祭祀拉孜活动不仅是他们表达本土文化情结的窗口,更是东纳藏人共同历史回忆和继承历史文化传统的途径。同样也是东纳藏人在急剧变迁的社会文化面前,展现自己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的标志。
公祭拉孜时,祁丰东纳藏人除了文殊寺仅有的活佛和僧人两位外,无人会念诵山神颂文辞。但在祭祀活动中穿藏服成了最大亮点。为了拉孜祭祀活动,好多人家定做和存有藏装。小孩和老人更是穿着盛装兴高采烈地参加活动。这与同样处于藏文化边缘的甘肃宕昌和武都藏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祁丰东纳藏人的拉孜公祭活动,与其他藏区的藏历5月15日的“世界公桑”(dzam gling spyi bsangs)活动一样隆重而热闹。期间乡政府还开一年一度的民族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运动会,有藏族文艺演出和赛马等项目。公祭拉孜活动和民族艺术节相辅相成,成为展示和复活祁丰东纳人藏族文化面貌的平台。事实上,东纳藏人积极参与祭祀活动是处于对藏族文化的认同和展现,而不是宗教信仰。